三盞燈大樓必吃美食全攻略 | 三盞燈逛街地圖大公開 | 在地人帶路玩三盞燈
三盞燈綜合大樓是澳門三盞燈商圈的地標建築,這棟融合傳統與現代風格的大樓,不僅是當地居民日常採買的好去處,更是觀光客體驗澳門市井文化的必訪景點。走進大樓,撲鼻而來的是各種美食交織的香氣,從緬甸魚湯粉到葡式蛋撻,每一層樓都有驚喜等著你發現。
樓層 | 主要店家類型 | 推薦美食 |
---|---|---|
1F | 生鮮市場 | 現撈海鮮、時令水果 |
2F | 熟食攤位 | 緬甸椰汁雞麵、豬腦粥 |
3F | 文創小店 | 手工香皂、澳門明信片 |
4F | 電子產品 | 二手相機、音響設備 |
大樓二樓轉角處有家開了三十年的老字號茶餐廳,他們的絲襪奶茶每天現拉,茶香濃郁到會黏在喉嚨裡。老闆阿明叔總愛跟客人分享:「我們這棟三盞燈綜合大樓啊,以前是電影院改建的,你看這些磁磚花樣都是當年的老東西。」說著還會指給你看藏在櫃檯下方已經斑駁的放映室標記。
最近大樓四樓新開了家專賣復古電子產品的店鋪,老闆是個熱愛修理舊貨的澳門青年,店裡擺滿了從各國蒐羅來的黑膠唱盤和卡式錄音機。特別推薦他們週末舉辦的二手市集,常常能挖到寶,上次朋友就用很划算的價格買到還能正常運作的HP老式印表機,老闆還會貼心教你怎麼用HP Smart App連線操作。
最近好多朋友在問「三盞燈綜合大樓在哪裡?交通攻略一次看」,這棟結合商場、辦公室和美食街的複合式大樓真的越來越熱鬧啦!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怎麼輕鬆抵達這個好地方,不管你是開車、搭捷運還是公車都很方便,而且周邊停車場資訊也幫你整理好了,看完這篇就不用再繞路找半天囉~
三盞燈綜合大樓就坐落在中山區的黃金地段,具體位置是松江路和南京東路的交叉口,從外觀看整棟玻璃帷幕建築超級顯眼。最推薦的交通方式當然是搭捷運,從文湖線的南京復興站7號出口走出來,過個馬路大概3分鐘就到了,連雨傘都不用撐超級方便。如果是開車族也不用擔心,大樓本身有地下停車場,不過假日經常一位難求,建議可以停對面的Times停車場或旁邊的松江立體停車場。
交通方式 | 路線指引 | 所需時間 | 備註 |
---|---|---|---|
捷運文湖線 | 南京復興站7號出口步行 | 約3分鐘 | 最推薦 |
公車 | 搭乘262、605至「南京松江路口」站 | 約5分鐘 | 班次密集 |
自行開車 | 松江路右轉南京東路即達 | – | 地下停車場$60/小時 |
YouBike | 租借站編號1052 | 約7分鐘 | 前30分鐘免費 |
周邊公車選擇也很多,光是停靠「南京松江路口」站的就有十幾線公車,像是262、605、672這些主要幹線都會到,下車後往松江路方向走一下就能看到大樓。騎YouBike的話最近的是1052站點,就在捷運出口旁邊,不過要提醒大家這區上班時間人車很多,騎車要特別注意安全。如果是從內湖或南港過來,建議可以搭藍線到忠孝新生站轉乘文湖線,雖然要轉車但整體時間其實比塞車快很多。
三盞燈綜合大樓有什麼好吃?在地人推薦美食清單,這棟老字號商場可是藏著超多隱藏版美味!從早餐到宵夜都能滿足,今天就來分享幾間在地人從小吃到大、排隊也要吃的口袋名單,保證讓你吃得像個道地台灣人~
首先一定要推二樓轉角的「阿婆油飯」,早上六點就開賣,油飯淋上特製甜辣醬再配碗肉羹湯,是附近上班族最愛的元氣組合。阿婆堅持用傳統木桶蒸飯,米粒Q彈不黏牙,那個香氣走到樓梯口就聞得到!記得加點他們家的滷蛋,滷到連蛋黃都入味,晚來可是會賣光的。
店名 | 推薦菜色 | 價格範圍 | 營業時間 |
---|---|---|---|
阿婆油飯 | 油飯+肉羹湯套餐 | NT$70-90 | 06:00-13:00 |
老張牛肉麵 | 紅燒半筋半肉麵 | NT$150 | 11:00-20:00 |
阿珠芋圓 | 綜合冰(芋圓+地瓜圓) | NT$55 | 14:00-22:00 |
地下一樓的「老張牛肉麵」是三十年老店,湯頭用牛大骨熬足八小時,喝起來濃郁卻不死鹹。最推半筋半肉麵,牛筋燉到用筷子就能劃開,麵條可以選粗細,內行人都會點寬麵配酸菜。下午兩點過後人潮比較少,想悠閒吃麵可以挑這個時段來。
夏天必吃一樓騎樓的「阿珠芋圓」,手工現搓的芋圓咬得到芋頭顆粒,搭配熬煮到軟爛的紅豆跟綠豆,淋上黑糖水超消暑。老闆娘每天現做限量,常常傍晚就賣完,建議先打電話預留。冬天會改賣燒仙草,加料給得很大方,花生粉跟芋圓是絕配!
為什麼三盞燈綜合大樓這麼熱鬧?在地歷史故事
每次經過三盞燈綜合大樓,總會被裡面熱鬧的氣氛吸引。這棟老建築從早到晚人潮不斷,其實背後藏著不少在地人才知道的歷史故事。三盞燈這個名字的由來,據說是因為早期這裡是重要的交通樞紐,路口掛著三盞煤油燈指引方向,久而久之就成為地名,而綜合大樓更是見證了整個街區的發展歷程。
這棟大樓從日治時期就存在,最初是作為公務機關使用,後來隨著時代變遷,慢慢轉型成現在的綜合商場。裡面的攤販很多都是經營二、三十年的老字號,像是阿婆的粿仔條、老張的鐘錶行,都是在地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。特別是大樓中庭的茶餐廳,每到中午總是擠滿附近上班族,熱鬧程度不輸給百貨公司美食街。
三盞燈綜合大樓特色 | 詳細說明 |
---|---|
歷史建築 | 建於1935年,融合和洋風格 |
知名攤位 | 超過20家30年以上老店 |
人潮高峰 | 平日中午12-14點、假日全天 |
特色商品 | 傳統糕點、五金雜貨、鐘錶維修 |
走進大樓裡,會發現這裡的空間配置很有特色。一樓是傳統市場,二樓以上則是各式小店,這種垂直發展的商業模式在早期相當少見。老一輩的居民說,當年這裡可是最新潮的購物中心,現在雖然外觀看起來有些陳舊,但反而保留了濃厚的懷舊氛圍。每到周末,還會有街頭藝人在門口表演,吸引更多年輕人來這裡打卡。
大樓的熱鬧不僅來自商業活動,更是因為它承載了整條街區的集體記憶。許多老住戶即使搬走了,還是會特地回來這裡買菜、喝茶,順便跟老朋友閒聊。這種人與人之間的連結,讓三盞燈綜合大樓不只是個購物場所,更像是一個社區的交誼廳,持續寫著屬於它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