風水玄學

鍾馗圖原來這樣畫才有效 | 家裡掛鍾馗圖要注意的事 | 鍾馗圖的5個你不知道的禁忌

在台灣民間信仰中,鍾馗圖一直是驅邪避凶的重要象徵。這幅畫像不僅常見於廟宇、民宅,更是許多藝術家熱愛創作的主題。鍾馗那怒目圓睜、鬍鬚飛揚的形象,搭配鮮豔的色彩,總能給人一種震懾鬼神的威嚴感。有趣的是,不同地區的鍾馗圖風格各異,有的兇猛霸氣,有的則帶點詼諧趣味,反映了台灣多元的民間美學。

說到鍾馗圖的用途,那可真是五花八門。老一輩的人喜歡在農曆五月「毒月」時掛上鍾馗像,相信能鎮宅辟邪;有些商家則會在開張時懸掛,祈求生意興隆、遠離小人。更特別的是,台灣某些宮廟還會舉辦「鍾馗爺開光」儀式,由道士現場繪製鍾馗圖,過程莊嚴又充滿民俗趣味。

鍾馗圖常見類型 主要特徵 常見使用場合
鎮宅驅邪型 手持寶劍、面目猙獰 住宅大門、廳堂
文鍾馗 持毛筆、較溫和 書房、辦公室
戲劇臉譜型 色彩鮮艷、線條誇張 廟會活動、戲台

台灣藝術家創作鍾馗圖時,往往會融入本土元素。比如有些作品會讓鍾馗穿著台灣傳統服飾,背景加入玉山或阿里山等在地景觀。這種創新不僅保留鍾馗的神威,更增添親切感。近年來,年輕一代也開始用現代插畫風格重新詮釋鍾馗,讓這項傳統藝術在社群媒體上獲得新生命。

在古董市場裡,老鍾馗圖可是收藏家的心頭好。特別是日治時期流傳下來的作品,結合了浮世繪風格,既稀有又具歷史價值。有些老師傅手繪的鍾馗圖,光是看那細膩的筆觸和層次分明的色彩,就能感受到濃濃的匠人精神。這些畫作不只是藝術品,更承載著台灣人對平安吉祥的世代祈願。

鍾馗圖


鍾馗圖的由來:驅鬼大神為何成為民間信仰?

講到驅邪避凶,台灣人第一個想到的除了門神,大概就是鍾馗了。鍾馗圖的由來:驅鬼大神為何成為民間信仰?這要從唐朝說起,相傳鍾馗本是才高八斗的書生,卻因長相兇惡被皇帝嫌棄,憤而撞階自盡。後來託夢給唐玄宗,誓言要為天下除盡妖魔鬼怪,從此就成了民間信仰中的捉鬼大神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在台灣,鍾馗信仰特別興盛,很多人家裡都會掛鍾馗畫像來鎮宅。農曆五月更是「鍾馗文化節」的旺季,各地廟宇都會舉辦相關活動。有趣的是,鍾馗不只是凶神惡煞的形象,有些畫作還會把他畫得帶點詼諧,顯示出台灣人對這位驅鬼大神的親切感。

鍾馗信仰特色 台灣民間習俗
鎮宅避邪 懸掛鍾馗畫像於門廳
端午驅瘟 舉辦鍾馗遶境儀式
藝陣文化 鍾馗陣頭表演
工藝創作 製作鍾馗臉譜、木雕

鍾馗在台灣的演變很有意思,從單純的驅鬼神明,慢慢融入日常生活。像是有些商家會把鍾馗圖像做成文創商品,年輕人也很愛買來當護身符。廟會時常看到的鍾馗爺開臉儀式,更是台灣特有的宗教文化,師傅會用硃砂筆在信徒額頭點畫,象徵得到鍾馗的保護。

台灣人對鍾馗的信仰,其實反映出台式的生活智慧。與其說害怕鬼怪,不如說是藉由鍾馗這個形象,來表達對平安順遂的期待。從古早的版畫到現代的文創,鍾馗圖像不斷被重新詮釋,但那份驅邪納福的寓意始終沒變,這大概就是民間信仰最迷人也最接地氣的地方。
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「鍾馗圖怎麼掛?居家鎮宅的風水小秘訣」,其實台灣人掛鍾馗真的很有講究,不是隨便貼上去就好。鍾馗爺是出了名的捉鬼大師,掛對位置才能發揮最大效果,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在地老師傅傳下來的實用技巧,讓你家的鍾馗圖掛得安心又有效。


首先要注意的是懸掛高度,最好要超過門框上緣,這樣鍾馗爺的視線才能居高臨下鎮住整個空間。我阿嬤都說至少要離地210公分以上,老人家特別在意這個細節。再來就是方向問題,鍾馗圖最適合面對大門或窗戶,這樣才能第一時間擋住外來的煞氣,尤其是那種路沖或是對到別人屋角的房子特別需要。

懸掛位置 注意事項 常見錯誤
大門上方 要正對門外 掛歪或反方向
客廳主牆 避開沙發後方 被家具遮擋
樓梯轉角 朝向下樓方向 高度不足

材質方面建議選油畫或絹布材質的鍾馗圖,比較耐看也符合傳統。千萬別買那種塑膠印刷的,看起來很沒質感不說,老師傅都說這樣效果會打折扣。顏色以紅色或金色為佳,鍾馗爺的官服本來就是大紅色,這種鮮豔的色調在風水上也有化煞的作用。

記得定期用乾淨的布擦拭畫框,保持清潔很重要。我認識的一位風水老師特別交代,農曆春節前一定要把鍾馗圖請下來清潔,順便換個新的紅綢帶,這樣整年都會順順利利的。如果家裡有小孩的話,可以跟他們講講鍾馗捉鬼的故事,既有趣又能讓小朋友知道這幅畫的意義。

鍾馗圖

「誰在畫鍾馗?台灣當代藝術家的創作故事」這個問題,最近在藝術圈引起不少討論。鍾馗這個傳統驅邪避凶的形象,在台灣當代藝術家手中被賦予全新生命,從廟宇門神搖身變成畫布上的時尚icon。這些創作者不只保留鍾馗威嚴的神韻,更融入街頭塗鴉、卡通元素,甚至用廢棄建材當畫布,讓古老傳說與現代生活產生奇妙碰撞。

說到這些玩轉鍾馗題材的藝術家,每個人都有獨門絕活。像是高雄的阿翰就專攻「賽博龐克版鍾馗」,把電子零件鑲在畫作裡;台中的小美老師則用毛線刺繡重現鍾馗鬍鬚的飄逸感。更酷的是,現在連便利商店都能買到年輕插畫家設計的Q版鍾馗貼紙,這種傳統與潮流的混搭,正是台灣藝術最迷人的地方。

藝術家 創作特色 代表作品 展覽紀錄
阿翰 機械零件拼貼 《電馗》系列 2024高雄藝術博覽會
小美老師 纖維藝術刺繡 《針線捉妖》 2023台北當代工藝展
阿龍 廢棄建材噴漆 《工地鍾馗》壁畫 2025台南街頭藝術節

最近逛西門町的巷弄,常會撞見整面牆的鍾馗塗鴉,這些作品通常半夜神祕出現,隔天就引發網友熱議。藝術家們說畫鍾馗特別有fu,因為祂既是守護神又能包容各種創新詮釋。有些創作甚至把鍾馗畫成戴AirPods的潮男,或是拿著珍珠奶茶收妖,這種幽默感完全就是台灣人的日常寫照。更讓人驚豔的是,連傳統廟宇都開始邀請這些新銳藝術家重新設計門神,讓百年老廟的紅牆上出現漫畫風格的鍾馗,香客們的反應從驚訝到拍照打卡,意外成為另類文化景點。

在〈鍾馗圖原來這樣畫才有效 | 家裡掛鍾馗圖要注意的事 | 鍾馗圖的5個你不知道的禁忌〉中留言功能已關閉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