風水玄學

千里嬋娟原來是這個意思! | 中秋必知:千里共嬋娟的由來 | 嬋娟到底是什麼?台灣人這樣説

大家中秋節快樂啊!今天剛好是農曆八月十五,抬頭就能看到又圓又亮的月亮,讓我不禁想起「千里嬋娟意思」這個充滿詩意的詞。這個詞出自蘇軾的《水調歌頭》,「但願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」這兩句真的是千古絕唱,把中秋月圓的浪漫和思念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。

說到「嬋娟」這個詞,其實在古詩詞裡常常用來形容月亮,但你知道嗎?它原本的意思是指「美好的樣子」,後來才專門用來形容月光。蘇軾用「千里共嬋娟」來表達即使相隔千里,也能共享同一輪明月的美好意境,這種跨越空間的連結真的很打動人心。就像現在科技發達,我們雖然可能和家人朋友分隔兩地,但透過視訊一起賞月,也算是現代版的「千里共嬋娟」呢!

下面這個表格幫大家整理了一些關於「千里共嬋娟」的有趣知識:

項目 內容說明
出處 北宋蘇軾《水調歌頭·明月幾時有》
原句 「但願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」
嬋娟本義 形容姿態美好,後專指月亮
現代應用 常用作中秋祝福語,表達思念之情

中秋節賞月的習俗在台灣真的很盛行,記得小時候全家都會在頂樓擺滿月餅、柚子和茶水,一邊賞月一邊聽長輩講嫦娥奔月的故事。現在想想,這種團圓的氛圍不就是「千里共嬋娟」最好的詮釋嗎?雖然時代在變,但人們對團圓的渴望從來沒變過,只是表達方式不一樣了而已。

說到月亮,你知道為什麼中秋的月亮特別圓嗎?其實是因為這個時候地球正好位於太陽和月亮之間,月亮被太陽完全照亮,所以看起來特別圓滿。這也讓「千里共嬋娟」更有意思了,因為不管你在台灣的哪個角落,甚至是國外,只要抬頭看,看到的都是同一個圓圓的月亮呢!

千里 嬋娟 意思
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最近在網路上看到「千里共嬋娟」這句話,突然好奇千里共嬋娟到底是什麼意思?原來跟月亮有關!這句優美的詞句出自宋代大文豪蘇軾的《水調歌頭》,其實是中秋節最應景的詩句之一。說到這裡,不得不佩服古人用字的精妙,把月亮比喻成「嬋娟」,既文雅又充滿想像空間。

這首詞是蘇軾在中秋夜思念弟弟蘇轍時寫下的,當時兩人分隔兩地,只能望著同一輪明月寄託思念。詞中「但願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」的意思就是:雖然我們相隔千里,但能一起欣賞這美麗的月光。這種意境真的很打動人心,難怪會流傳千年至今。

說到月亮在詩詞中的別稱,古人真的很有創意,光是這些雅稱就讓人覺得月亮特別浪漫:

別稱 解釋 例句
嬋娟 形容月色明媚動人 千里共嬋娟
玉盤 比喻月亮圓潤如白玉盤 呼作白玉盤
冰輪 形容月亮清冷皎潔 皓魄當空寶鏡升
桂魄 源自月中有桂樹的傳說 桂魄飛來光射處

現在每到中秋節,這句詞總會被拿出來用,特別是分隔兩地的戀人或家人,最能用這句話來表達心意。想想也蠻有趣的,古人沒有手機視訊,只能靠月亮來傳遞思念,但這種浪漫的情懷,反而比現代科技更有味道。下次中秋賞月時,不妨也學蘇軾抬頭看看月亮,感受一下這份跨越千年的詩意吧!

為什麼中秋節總説千里共嬋娟?背後故事大公開

中秋節烤肉賞月時,大家總愛說「但願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」,但你知道這句話的由來嗎?其實這句浪漫到不行的詞,是出自北宋大文豪蘇軾的《水調歌頭》啦!當時他被貶官到超遠的地方,中秋夜想弟弟想到不行,才寫下這首千古名作。


蘇軾這傢伙超有才,但官運實在有夠差。1076年中秋節,他一個人在密州(現在的山東)當官,抬頭看到月亮圓滾滾,突然超級想念七年沒見的弟弟蘇轍。台灣人現在烤肉配啤酒,他老兄是喝酒喝到凌晨,邊寫邊哭寫出這首詞,裡面那句「人有悲歡離合,月有陰晴圓缺」根本是千古金句王!

關鍵資訊 說明
出處 蘇軾《水調歌頭·明月幾時有》
創作年份 北宋熙寧九年(1076年)
創作地點 山東密州超然台
原意 思念弟弟蘇轍
現代用法 表達遠距離思念

最有趣的是,這首詞前面還在糾結「明月幾時有,把酒問青天」,後面突然豁達起來說「但願人長久」,根本是喝茫了的節奏啊!宋朝人沒有LINE可以視訊,看到月亮就覺得「啊~弟弟也在看同一個月亮吧」,這種浪漫現在很難想像了。

嬋娟在古代是指月亮美女的意思,蘇軾用「共嬋娟」比喻即使相隔千里,也能共享同片月光。現代人改編成各種版本,有人拿來告白,有人拿來想念家鄉,連流行歌都在用。下次中秋節傳長輩圖的時候,終於知道這句不是隨便寫寫的了吧!

千里 嬋娟 意思

蘇東坡寫千里共嬋娟時在想什麼?文人情懷解密

講到中秋節,大家一定會想起蘇東坡那句「但願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」。這句詩寫得這麼美,到底當時的東坡居士在想些什麼呢?其實啊,這首《水調歌頭》是他在密州當官時寫給弟弟蘇轍的,那時候兄弟倆已經整整七年沒見面了。中秋月圓人團圓的日子,他一個人喝著酒,看著月亮,心裡那份思念真是藏都藏不住。

我們來看看當時的背景就知道,蘇東坡那幾年過得並不好。被貶到密州這種偏遠地方,政治失意就算了,連最親的弟弟都見不到。這種心情,現代人可能很難體會,但換個角度想,就像現在你在國外工作,過年過節回不了家,只能視訊看家人吃團圓飯的感覺。他把這種思念寫得超有畫面感,月亮成了傳遞感情的媒介,不管相隔多遠,至少我們看的是同一個月亮。

創作背景 情感表達 現代對照
政治失意被貶密州 借酒澆愁的孤獨感 職場不如意時的鬱悶
與弟弟七年未見 手足情深的思念 海外遊子思鄉情懷
中秋月圓時節 以月寄情的浪漫 視訊通話的科技慰藉

仔細讀這首詞會發現,蘇東坡真的很會寫。前半段還在問「明月幾時有」,好像喝醉了在跟月亮吵架,後半段突然轉到「人有悲歡離合」,這種情緒的轉折超自然。他不是一味地傷感,而是用一種豁達的態度在看人生無常。這種文人的情懷,就是把個人情感昇華到所有人都能共鳴的境界,難怪過了近千年,我們讀起來還是覺得超有感。

在〈千里嬋娟原來是這個意思! | 中秋必知:千里共嬋娟的由來 | 嬋娟到底是什麼?台灣人這樣説〉中留言功能已關閉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